打桩泥浆污水成分复杂,含有大量泥沙、黏土颗粒、有机质、重金属离子等,净化处理需根据污水性质和处理目标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。以下是常用的水处理化学药剂分类及作用说明:
一、混凝剂:混凝剂是打桩泥浆处理的核心药剂,通过破坏颗粒稳定性,使细小颗粒凝聚成大絮体,便于后续分离。
(一)无机混凝剂:1.铝盐:如聚合氯化铝(PAC),适用性强,对各种泥浆污水均有较好的混凝效果,形成的絮体大且沉降快,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药剂之一。
2. 铁盐:如聚合硫酸铁(PFS)、三氯化铁。适用于高浊度、高pH值的泥浆,混凝能力强,且受温度影响小,但处理后水中可能残留铁离子,需注意控制用量。
(二)有机混凝剂:如聚合氯化铝铁(PAFC),结合铝盐和铁盐的优点,适用范围更广,尤其适合复杂成分的打桩泥浆。
二、絮凝剂: 聚丙烯酰胺(PAM)絮凝剂多为高分子聚合物,通过吸附、架桥作用,将混凝剂形成的小絮体进一步聚集成大的颗粒团,加速沉降。从离子性质分为三大类:
1.阴离子型:如聚丙烯酰胺(APAM),适用于含无机颗粒较多的打桩泥浆,能有效促进泥沙颗粒的絮凝沉降。
2.非离子型:如聚丙烯酰胺(NPAM),适用于酸性或中性泥浆,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中。
3.阳离子型:如聚丙烯酰胺(CPAM),主要用于含有机质、胶体较多的泥浆,兼具絮凝和脱色作用,但成本较高,需根据污水性质选择性使用。
三、调节药剂
用于调整污水的pH值、硬度等参数,优化混凝絮凝效果。
1. 酸性药剂(如硫酸、盐酸):用于降低污水pH值,适合碱性过高的泥浆(如水泥桩泥浆),避免混凝剂因pH过高失效。
2.碱性药剂(如氢氧化钠、生石灰):用于提高污水pH值,适合酸性泥浆,增强铁盐、铝盐的混凝活性。
四、其他功能性药剂
1.重金属捕捉剂:若泥浆中含有重金属离子(如施工中混入的金属碎屑),可添加二硫代氨基甲酸盐(DTC)等药剂,通过螯合作用去除重金属。
2.消泡剂:当泥浆处理过程中因搅拌产生大量泡沫(如含表面活性剂时),可添加有机硅类或聚醚类消泡剂,避免影响处理设备运行。
实际应用中,通常采用“混凝剂+絮凝剂+pH调节剂”的组合工艺,配合沉淀、压滤等设备,实现泥浆污水的固液分离和达标排放。